必修模块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修2 经济与社会;必修3 政治与法治;必修4 哲学与文化

最近更新

  • 2023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世事万物因为人的思考而显现其意义和价值。回答1、2题。
    1.苏格拉底与人讨论美德。其他人回答了男人、女人、老人、青年人的美德,苏格拉底说:这只是具体的美德,而不是哲学的美德。对美德的哲学回答,要寻找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的共同的美德。这体现了
    A.对日常生活的一般性概括就是哲学
    B.哲学是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C.离开了抽象概括,哲学就变成了具体科学
    D.哲学是关于世界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022-02-13必修4综合试题资源大小:下载人气:226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阅读更多
  • 2023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1. 红色播报、红色基地、红色寻访……某市积极整合党史资源,以丰富的内容、多样的活动宣传党史文化,使革命文物活了起来,让革命历史更有温度。这一做法旨在
    A.宣传革命文化提升科学素养
    B.将文物资源转化为物质财富
    C.从理想信念中汲取前行力量
    D.用当代新技术再现革命场景

      2022-02-13必修4综合试题资源大小:下载人气:193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阅读更多
  • 2023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一个崭新时代。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全面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思想,将哲学发展推向更高阶段
    ②第一次在科学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③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④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2-02-13必修4综合试题资源大小:下载人气:212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阅读更多
  • 2023届北京市大兴区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政治试题

    1.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下列现象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②以“创新发展 智享未来”为主题的大兴科技周活动举行
    ③新发地批发市场菠菜、茄子等蔬菜价格较上一年有所下降
    ④某校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长津湖》观影活动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22-02-13必修4综合试题资源大小:下载人气:184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阅读更多
  • 2023届重庆市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021年10月16日凌晨,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彰显了我国强大的航天科技实力,让全世界看到中国自主研发科技的强大能量。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表明(  )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人类思维是世界的本源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D.思维不能够正确反映客观存在

      2022-02-13必修4综合试题资源大小:下载人气:207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阅读更多
  • 2023届浙江省丽水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政治试题

    1. 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领导干部提出要求,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②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④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终极真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2-02-13必修4综合试题资源大小:下载人气:204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阅读更多
  • 2023届辽宁省营口市普通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正确的是
    ①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②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独特的理论品质
    ③能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具体方法④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022-02-13必修4综合试题资源大小:下载人气:177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阅读更多
  • 2023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 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 思主义行的原因在于
    ① 它是科学的理论 ② 其最核心的观点是与时俱进
    ③ 它是人民的理论 ④ 它是成熟和完美的真正哲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2-02-13必修4综合试题资源大小:下载人气:179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阅读更多
  • 2023届江西省抚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学生学业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2022-02-13必修4综合试题资源大小:下载人气:191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阅读更多
  • 2023届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选考)

    1.中国古代哲学在探讨理与气的关系上有很多著名的观点,如宋代的朱熹认为“未有此气,已有此理”、而明代的王夫之则认为“气者,理之依也”。二人的分歧实质上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咱物主义的分歧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D.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2022-02-13必修4综合试题资源大小:下载人气:212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阅读更多
  • 2023届湖北省新高考联考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1. 2021年5月21日21时48分,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此次地震中,云南大理州等地内置预警功能的电视均发出了预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主要体现了( )
    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C.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

      2022-02-13必修4综合试题资源大小:下载人气:225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阅读更多
  • 2023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1.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一文
    中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因为它
    ①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②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图景
    ③正确反映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④是马克思主义最新理

      2022-02-13必修4综合试题资源大小:下载人气:205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阅读更多
  • 2023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1.我国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的斗争。下列选项中与两个对子的斗争对应正确的是
    ①理生万物——掩耳盗铃 ②静中有动——刻舟求剑
    ③对症下药——揠苗助长 ④号脉开方——胸有成竹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2-02-13必修4综合试题资源大小:下载人气:179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阅读更多
  • 2023届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 党的优秀理论家艾思奇在影响广泛的《大众哲学》一书中说,“哲学对于社会生活的关系,始终都是很密切的。在日常生活里,随时都有哲学的踪迹出现。但因为是日常生活,我们习惯了,所以就不觉察,不反省。”这个观点表明
    ①哲学并不是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
    ②生活中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就是哲学
    ③哲学学习需要对生活的追问与反思
    ④哲学是生活中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022-02-13必修4综合试题资源大小:下载人气:198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阅读更多
  • 2023届广东省普通高中阶段性联合测评高二上学期省级联考政治试题

    1.孟子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从哲学上看,两者的观点
    ①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物质 ②都是对世界的一定看法
    ③都认为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都在探讨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2-02-13必修4综合试题资源大小:下载人气:208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阅读更多
  • 2023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1.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大力发扬学哲学、用哲学的好传统,与时俱进、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前进和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这表明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②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的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④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时代发展同进步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2-02-13必修4综合试题资源大小:下载人气:213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阅读更多
  • 2023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1.知道树叶有正面有背面,这是生活常识,而由此思考“凡物莫不有对”并从中引出“一分为二”,懂得全面看问题,这是哲学智慧。由此可见
    ①哲学智慧产生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
    ③哲学与具体知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④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2-02-13必修4综合试题资源大小:下载人气:212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阅读更多
  • 2023届福建省宁德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1.2021年10月,我国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该星将实现国际首次太阳Hα波殷光谱成像的空间探测,提高我国在太阳物理领域研究能力,为解决“太阳爆发由里及表能量传输全过程物理模型”等科学问题提供重要支撑。这体现了( )
    ①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②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的指导④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③④

      2022-02-13必修4综合试题资源大小:下载人气:227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阅读更多
  • 2023届北京市延庆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个必修

      2022-02-13必修综合试题资源大小:下载人气:210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阅读更多
  • 2023届福建省福州市八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4个必修

      2022-02-13必修综合试题资源大小:下载人气:195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阅读更多
  • 2023届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八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阵营,下列观点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分歧的是( )
    ①存在即被感知—宇宙便是吾心
    ②形存神存——心外无物
    ③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④因地制宜——掩耳盗铃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22-02-13必修4综合试题资源大小:下载人气:214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阅读更多
  • 2023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1.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从总结中提高,积累
    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概括如下:

    以上十个方面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蕴含着哲学智慧。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坚持理论创新-科学理论是制定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②坚持中国道路-事物发展的道路总是一帆风顺的
    ③坚持人民至上-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④坚持自我革命-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2-02-13必修4综合试题资源大小:下载人气:218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阅读更多
  • 2023届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政治试卷

    中国古代哲学是中国先哲思考宇宙、问辩证人生的思想硕果。回答第1、2小题。
    1.中国古代哲学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实、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的关系问题。这些问题归结起来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宇宙观和人生观的关系问题
    C.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D.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2.中国古代“五行说”(右图)提出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的
    变化。由此可见,“五行说”是一种
    ①朴素唯物论思想
    ②机械唯物论思想
    ③朴素辩证法思想

      2022-02-13必修4综合试题资源大小:下载人气:201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阅读更多
  • 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必修1+必修2

      2022-02-11必修综合试题资源大小:下载人气:176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阅读更多
  • 2024届广东省茂名高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必修1+必修2

      2022-02-11必修综合试题资源大小:下载人气:193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阅读更多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5421篇文章
  • 浏览统计3065840次浏览
  • 评论统计0个评论
  • 标签管理标签云
  • 统计数据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