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知识整理知识整理
-
必修4《哲学与文化》核心考点
一、追求智慧的学问
1.哲学的起源
⑴本义:
①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其本义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②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阅读更多01-04【必修4】资源大小:下载人气:37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50点
-
必修2《经济与社会》核心考点
一、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1.物质资料生产
(1)原因: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
(2)构成要素:人的劳动(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
阅读更多01-04【必修2】资源大小:下载人气:56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50点
-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考点
一、生产方式概述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
(1)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2)生产力的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其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3)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配制度。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即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它两个方面。
阅读更多01-04【必修1】资源大小:下载人气:39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50点
-
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复习提纲
选择性必修3一.思维的含义: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思维与意识同义,
(2)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
(3)“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
注意:感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阅读更多01-02【选择性必修3】资源大小:下载人气:20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50点
-
必修2《经济与社会》四课知识点整理
一、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劳动与生产
①生产满足生存: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
②生产需要劳动与生产资料:物质资料生产离不开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
③劳动与生产资料的重要性: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
阅读更多01-02【必修2】资源大小:下载人气:28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40点
-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优质复习课件共58页)
必修4毕达哥拉斯提出:哲学家不是“有智慧的人”而是“爱智慧的人”,哲学就是“追求智慧的学问”。下列关于“追求智慧的学问”观点正确的是( )
A.“追求智慧的学问”是“爱智慧的人”想象出来的
B.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方法都是“追求智慧的学问”
C.“追求智慧的学问”源于人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
D.只有真正的“追求智慧的学问”才具有存在的意义
阅读更多秦璐01-02【必修4】资源大小:下载人气:23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80点
-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优质复习课件共45页含1视频)
必修3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
A.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
B.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
D.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
阅读更多秦璐01-02【必修3】资源大小:66.9MB下载人气:48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80点
-
必修4《哲学与文化》主观题答题模板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相关知识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②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阅读更多12-16【必修4】资源大小:下载人气:26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50点
-
必修4《哲学与文化》知识大纲
知识框架图
阅读更多12-16【必修4】资源大小:下载人气:27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20点
-
必修4《哲学与文化》易错易混点整理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1、哲学源于人们对万事万物的惊讶和好奇。×
改:哲学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离不开对万事万物的惊讶和好奇。
2、哲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改:哲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3、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改: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阅读更多12-16【必修4】资源大小:下载人气:19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60点
-
必修2《经济与社会》核心知识点提纲
1 、关于地位:【选择】
①“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②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地位
A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B公有制在国民经济或所有制结构中,二者地位不同。公有制占主体】
阅读更多12-13【必修2】资源大小:下载人气:57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40点
-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知识背诵资料
必修1一、原始社会
地位: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1.原始社会的生产力特点——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生产工具是石器,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
2.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特点——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平等互助、平均分配。
3.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氏族——部落——部落联盟
阅读更多12-09【必修1】资源大小:下载人气:64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0点
-
必修2《经济与社会》主干知识和经典复习题
1.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物质资料生产物质资料生产离不开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
1、劳动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人的劳动)。
2、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生产资料)。
阅读更多12-02【必修2】资源大小:下载人气:83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0点
-
必修2《经济与社会》知识点汇总
知识体系梳理
阅读更多12-02【必修2】资源大小:下载人气:37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20点
-
必修2《经济与社会》重难点知识分析课件
必修二重难点知识分析课件共4课
阅读更多12-02【必修2】资源大小:1.57MB下载人气:25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0点
-
必修2《经济与社会》主观题必备知识
1.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意义
有利于发挥各种所有制的长处,调动不同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取长补短,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阅读更多11-26【必修2】资源大小:下载人气:65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20点
-
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七课知识点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1.对外开放的历程
(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
(2)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
阅读更多11-25【选择性必修1】资源大小:下载人气:14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
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六课知识点
第一框 认识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商品、服务及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世界经济出现了高度融合的局面,这就是经济全球化。
阅读更多11-25【选择性必修1】资源大小:下载人气:20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
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四课知识点
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问题
(1)含义: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重要性: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维护世界和平可以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3)现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可能性。
阅读更多11-25【选择性必修1】资源大小:下载人气:12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优质复习课件共55页)
必修1明确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深刻领会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和新时代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的必由之路;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阅读更多秦璐11-24【必修1】资源大小:4.87MB下载人气:38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80点
-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优质复习课件共43页含2视频)
必修1通过学习我国改革开放的背景和进程,认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深刻领会改革开放的巨大历史意义,以及其对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借鉴价值,明确中国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帮助学生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帮助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阅读更多秦璐11-24【必修1】资源大小:37.4MB下载人气:56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80点
-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优质复习课件共40页)
必修1通过学习我国近代探索复兴之路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作为新的社会形态具有强大生命力,从而增强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信心,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阅读更多秦璐11-24【必修1】资源大小:4.41MB下载人气:33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80点
-
必修2《经济与社会》易错易混点整理
第一课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劳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改: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2、促进国企强强联合,巩固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地位。×
改:促进国企强强联合,巩固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地位。
3、推动国企混改,巩固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支配地位。×
改:推动国企混改,巩固公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支配地位。
4、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改: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阅读更多11-23【必修2】资源大小:下载人气:37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40点
-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优质复习课件共52页)
必修1社会发展是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最终会由适应发展趋势的阶级建立的生产关系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阅读更多秦璐11-23【必修1】资源大小:4.17MB下载人气:113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80点
-
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二课知识点
第一框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一 国家主权
1.含义: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2.地位: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
3.表现
(1)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
(2)国家主权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中加以规定,对外则表现为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
阅读更多11-23【选择性必修1】资源大小:下载人气:17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
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一课知识点
第一框 国家是什么
1.国家是什么
(1)国家的产生: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2)国家的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国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主权。
(3)国家的职能包含政治统治职能(根本职能)与社会管理职能。
阅读更多11-23【选择性必修1】资源大小:下载人气:29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
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五课知识点
第一框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1.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从四方面把握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阅读更多11-23【选择性必修1】资源大小:下载人气:14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
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三课知识点
第一框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世界多极化的形成与发展
1.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2.世界多极化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级格局——(美苏争霸);单极格局(美国)——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多级化深入发展【尚未完全形成】
阅读更多11-23【选择性必修1】资源大小:下载人气:16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
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九课知识点
第一框中国与联合国
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
1.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中国是旧金山制宪会议发起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2.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长期剥夺
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推翻国民党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采用各种手段,对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设置重重障碍。
阅读更多11-21【选择性必修1】资源大小:下载人气:15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
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八课知识点
第一框 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的分类与机构
1.国际组织的含义:国际组织指的是若干国家的政府或民间团体经协商联合建立的经常性组织。
2.国际组织的地位: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
3.国际组织的分类
阅读更多11-21【选择性必修1】资源大小:下载人气:12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
必修2《经济与社会》重难点知识分析
必修2重难点知识分析4个
阅读更多11-18【必修2】资源大小:下载人气:43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80点
-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难点知识分析
必修1重难点知识分析4个
阅读更多11-18【必修1】资源大小:下载人气:39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80点
-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点全覆盖
必修1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1.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⑴原始社会:
①地位: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级阶段。
②生产力状况: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
③发展阶段: 旧石器时代:大部分时间处于旧石器时代,采集天然食物
新时期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出现,采集转变为生产。
阅读更多11-18【必修1】资源大小:下载人气:34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0点
-
必修2《经济与社会》复习知识清单
一、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1、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
2、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在生产关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其中,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阅读更多11-09【必修2】资源大小:下载人气:40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50点
-
必修2《经济与社会》基础知识填空
一、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1、_______是物质财富的_________,也是价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
2、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在生产关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阅读更多11-09【必修2】资源大小:下载人气:20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50点
-
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整理
选择性必修11.国家的产生:原始社会的瓦解、私有制的产生,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2.国家的基本构成要素、性质、职能
(1)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最重要的要素)
(2)性质:具有阶级性,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性质
(3)职能:政治统治职能(根本);社会管理职能
3.民主与专政
(1)区别:含义不同
①民主: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②专政:是统治阶级凭借国家力量,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
(2)联系:相互依存,
阅读更多11-04【选择性必修1】资源大小:下载人气:53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200点
-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知识点复习纲要
一、人类社会发展
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着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谁向前发展。
阅读更多11-04【必修1】资源大小:下载人气:67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0点
-
必修2《经济与社会》主观题必备知识
1.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意义
有利于发挥各种所有制的长处,调动不同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取长补短,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阅读更多11-04【必修2】资源大小:下载人气:27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20点
-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观题必备知识
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阅读更多11-04【必修1】资源大小:下载人气:48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20点
-
必修2《经济与社会》基础知识提纲(2020新修订版)
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知识提纲(2020新修订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构建知识框架。
阅读更多赵季生10-30【必修2】资源大小:4.69MB下载人气:72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0点
-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知识提纲(2020新修订版)
一、生产方式概述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
(1)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2)生产力的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其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3)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配制度。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即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它两个方面。
阅读更多赵季生10-13【必修1】资源大小:下载人气:93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0点
-
必修4《哲学与文化》知识点全覆盖
必修4一、追求智慧的学问
1.哲学的起源
⑴本义:
①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其本义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②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⑵产生:
①(本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②(处理的关系:)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③(起源:)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认识世界)
阅读更多09-13【必修4】资源大小:下载人气:81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50点
-
必修3《政治与法治》复习主观题知识总结
一、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知识
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做某事或做某事的依据是什么?
①(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在做领导力量,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②(宗旨+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阅读更多09-12【必修3】资源大小:下载人气:55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60点
-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干知识体系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第一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知识点一:原始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状况
2.原始社会的解体(私有制与阶级的产生)
阅读更多09-12【必修1】资源大小:下载人气:77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50点
-
必修3《政治与法治》知识点归纳(填空版)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
各种政治力量及其方案
中国共产党的方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阅读更多09-12【必修3】资源大小:下载人气:30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50点